小红书之城,想象之外,理想之中

日期:2019-01-16 浏览:595 来源:企业供稿

  作者:孔辛

  全球的现实城市是东京或上海,人口均在3000万上下;2017年,东京GDP总量6.51万亿元,上海为3.01万亿元;全球的虚拟城市则是中国的小红书,人口超过1.5亿,是现实中城市的5倍。

  这座虚拟城市以信息的有效聚集和分发为筋骨,在5年的时间内,吸引了超过1.5亿人,他们用信息为建筑材料,以社交为粘合剂,一砖一瓦的垒砌起了世界上的城市化社区。

  小红书的魅力,在于真实;为何真实?因为有人在那里真实的生活。

  随着居民居住的时间越来越长,对城市的感情越来越深,小红书呈现出了从单一展现实用性的生活口碑,到多元的展示居民们的生活状态,进而承载居民们的情感寄托的进化曲线。

  这种真情实感,甚至让我觉得小红书拥有两座城市——一座架构在服务器的数据库里,另一座在横亘在1.5亿人真实的生活与内心里——它的形态是虚拟的,但承载的却是无比的真实。

  01小红书为什么是一座城市?

  在翻烂了若干本关于城市定义的理论文本后,笔者根据较经典的解释总结出来一个概念——

  1.所谓城市,是一个人口密集并且集中(且拥有异质性)的大型聚落;

  2.它应该包括刚性的公共系统——如规则、交通、能源、网络系统;

  3.也应该包括软性文明,包括——城市气质、文明、文化、社交、社区等;

  4.同时,基本上,所有的城市都有集市,也即经济功能;

  那么,让我们对应以上的结论,稍微做一点考证吧。

  其一,小红书是一个聚合着超过1.5亿年轻人的地方。

  当然,小红书说的年轻人,我认为并不是仅仅指的占小红书70%以上人口的90后、95后。相反,无论你是58岁还是108岁,只要你在心理上认定自己是一个年轻人,并有着年轻人的一些喜好和特征,那么,这座城市就高度欢迎你到来。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城市的人口组成应该具有一定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是一个城市的魅力和包容性的所在。

  小红书之城里,除了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女性,还有晒日常生活做自己的大明星,有喜欢研究飞机的航空男,有自由潜和击剑爱好者,以及一大票关心英语学习和二次元的年轻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的、背景爱好、人生阶段都不同的人群,也在此逍遥自在。

  所以,从第一点来说,小红书是一个有相当包容性的巨型人类聚落,这符合城市的第一特征。

  其二、小红书有完善的公共系统。

  小红书用技术为这座城市提供基础设施,提供水电煤气;同时,技术还为这座城市提供安全保护措施,就好比通过技术设立交通规则、消防设施等等;此外,算法则让这座城市的所有环节流通起来,更高效地连接人和生活、连接不同兴趣的小区、连接居民区和商业广场,算法就成了城市里面的路。

  对于一个建立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城市,“路”就是小红书的信息分发逻辑和社交通道。

  小红书之城的路修的非常好,而且不仅有通渠大道,还有许多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不仅有繁华漂亮的商业大道,还有许多花影氤氲的林荫小道。人们既可以在这里快速直达自己的目标,也可以尽情的“让行走本身就成为享受”。

  小红书之城的一切公共系统都和路有关——就规则而言,路是规则规划下的结果,就交通设施而言,路是城市里的信息和人交互的“交通系统”;就动力系统而言,路是能源也是生产力。

  其三,现在我们来谈到城市要素中的第三点,也即城市的气质、文化、价值观等。

  在解读这三个要素之前,我们要先弄懂一个无比重要的问题——小红书之城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

  在笔者的观察中,小红书之城的最小组织单元,是围绕标签tag组成的话题,如果要用城市来比喻,可以称之为街区。

  有些标签,大多数人都很熟悉,如旅行、时尚美妆、英语学习、美食。这些大概念已经不是街区了,它类似于城区,是大部分人都会去的公共区域。

  但也有很多标签,让人起初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如“国风”、“小红书蹲”,但是也可以看到非常多的人在其中聚集。因此,看的出来,小红书的基础组织单元不但是去中心化的,也是可以自生长的,即每个人都有建立tag(街区)的权利,而能否发展壮大则取决于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社交魅力和知识吸引力。

  真正让1.5亿年轻人能安居下来的,一般来说是几个和他相关度的tag,这类tag下面聚拢着高度忠实某些相关内容,并产生了频繁社交行为的群体,市民在街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居所,最后安定下来。

  小红书的街区,的特点是,它既提供静态的信息存量,又有动态的信息增量,而这些增量往往基于互动(如点赞、评论、问答)而产生,因此具有极高的黏性。

  举个例子,就拿大众消费品——口红来说,2018年,小红薯们(小红书居民的昵称)贡献了约200万支口红试色和40万套试衣间穿搭,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就照这样穿,每天不重样换装,可以持续1095年。

  又比如说,小红书之城2018年提供了覆盖全球120个国家的旅行笔记,帮4500万小红薯找到心仪目的地,而这些内容都是用户自己创造的。

  接下来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就是,如此庞杂、丰富、海量的街区(tag),究竟对每一个人有什么意义呢?

  可以说,每个tag具体只对一小群人有核心意义,但对所有人都有分享意义。这里,就要说到小红书的底蕴——它是一家数据驱动的高科技公司。因此,所有散碎的tag最终都会被索引、检索、最后成为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公共财富。这么财富的增加曲线是什么样的呢?就拿大家最喜欢的美食来说,小红薯2018年挑战了50万款美食食谱,足够全城的人吃够456年,顿顿不重样。

  好了,看到这里你大概明白,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多功夫去解释何为街区,而直到这里才谈城市的文化和气质。因为,街区才是生产文化和气质的基础单位,而这种气质的特点,就叫生活化,如果要加一个限制性定语,那就是无限真实的生活化。

  这也为什么是笔者始终坚持说小红书是一座城市,而不是一所大学、一个知识社区或者一个电商基地。因为,所有人的都是把自己的真实生活材料用来当做建设城市的砖瓦。

  一个用户平均每个月要打开小红书56次,每次的打开时间是17至20分钟,这个数字本身并不起眼。但是如果我们拿一个比喻,假想你生活在一个城市里,你一个月会去将近60次,每次都要待半个小时的地方,你是该多喜欢这个地方啊。或者一个人,你每个月要见将近60次,每次都要聊个半小时,又该是怎样的好朋友啊。

  其四,前提提到,所有的城市都必须有集市,也即经济功能。小红书在这方面同样做的很不错,由于有着非常国际化、多元化的消费体验和口碑,以及社区带来的信赖感。通俗来讲,不至于打扰生活,但该买东西的时候又买的着。这部分,以后还要单说。

  02 小红书之城的天际线是什么样子的?

  为了找到那抹最吻合小红书的城市天际线,我走过了不少城市,还拿出了不少之前走过城市的记忆。

  它不是北京、上海那样 “一看就是大城市”的大城市,它没有那么多集中的高楼大厦、那么多法度森严的格局与气质。

  它也不是东京、伦敦那样的全球金融中心,尽管它的商业价值或许是很高的,但商业气息却是很淡的。

  它也不是罗马、巴黎那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它是一座新的城市,没有太多历史的负累和印痕。

  直到笔者发现了洛杉矶这样的“城市群”概念,才突然发现,这里似乎和小红书很像。

  必须说明,洛杉矶只是是一个类比和触发,我并不是说小红书像或者是洛杉矶,因为它是一座中国人自己建立的、举世无双的虚拟城市。

  洛杉矶有发达的汽车工业、电影工业、电子工业、金融业及旅游业,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到达之前,我们的确在洛杉矶的上空发现了分布的极广大的灯火通明的区域。

  然而,如果你真的把导航设置在洛杉矶市中心,一路开去。会发现摩天大楼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街道是陈旧的,城里的居民也非各个衣着光鲜。

  有朋友说,你没有找对地方,洛杉矶是一个城市群,由三个概念组成,第一是市,市中心只有那么一点点大;第二是洛杉矶县,由88个城市组成,人口超过1000万,是全球的“县”;第三是大洛杉矶地区,包括洛杉矶县、橘郡、河滨县等5个郡131个城市,是全美的城市群。

  我恍然大悟,城市群这个概念很好,这和我三次进入小红书之城的感觉是何等的相似啊!事实上,在中国,像雄安新区的未来规划,也都体现了“城市群”这样的概念,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趋势——划定一个区域,找到发展引擎,但去中心化,赋能区域中的每个城市,使之各有特色。

  第一次,我下载小红书的第一刻,就直奔主题,想找到这个APP的核心功能或者核心领域,想知道这个APP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结果,我没有找到它的“核心”,甚至逛的有些莫名其妙(这个感觉和我的很多朋友是相似的),不知道它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第二次,我静下心来,在小红书里面逡巡,发现这里是一个板块无限多元、内容极大丰富的社区,每个社区都围绕某种兴趣标签(tag)而建设,我发现了小红书的魅力在于它是去中心化的。

  第三次,是我真正栖居在围绕某一个具体的tag建成的街区里,再看小红书。

  这次我的心得是返璞归真。我觉得,如果生活在这样的地方真是舒服啊。你不用每天忍受各种大城市病,你可以在成千上万的街区里任意选择你的居所,那里不仅有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一群和你志趣相投的人,你们选择组成自己的街区,每个人都不是中心,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感和获得感。

  03 小红书的基本法

  小红书的规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