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酒:酱香新领袖如何炼成?

——扎根茅台镇20年,“四好一通”做好国台美酒

日期:2019-11-04 浏览:530 来源:企业供稿

      10月26日,由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的“全国百家媒体走进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宣传活动启动的第三天,全国百家媒体走进贵州国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入观察国台品质、品牌、创新、文化、共享、 生态的建设打造之路,探求国台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密码”,揭秘“茅台镇第二大酿酒企业”是如何炼成的。

      据介绍,国台是现代中药领军企业——天士力20年前在贵州谋篇布局的“硕果”。这个“硕果”既是一场耐力考验,也是一场情怀追求,更是一份责任担当。

      20年来,天士力凭借着恒心、毅力,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制药的理念、技术和标准打造出一瓶来自中国酱酒核心产区茅台镇的正宗大曲酱香国台美酒。

      20年来,国台也逐渐成长为政府授牌、行业认可、社会公认的茅台镇第二大酿酒企业,在本轮酒业风口中上演“酱酒热,国台火”,并有望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第二支酱香型白酒股票。

    1.png

      国台是怎么做到的?

      天士力控股集团主席、国台酒业董事长闫希军对此有独到领悟,酿酒虽然是传统行业,但坚持传统并不等于泥古不化,继承精髓更要积极创新,白酒行业理应应时而变,实现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蝶变”。

      纵观国台的发展史,闫希军口中的“蝶变”,国台用了20年时间,从质量、品牌、创新、文化等多个方面不断努力,通过学习茅台,品质上无限接近茅台;以制药的理念、技术和标准来做酒,打造一瓶质量可控、批次稳定、更少无益成分、更多有益精华的国台酒。这种善于学习,且心无旁骛追求卓越的DNA,沉心静气苦练品质的基本法,成就了今日的国台。

      品质取胜,国台基本法

      1999年,天士力集团入驻茅台镇,国台酒应运而生。原因既有“西部大开发”及贵州省委、省政府积极招商引资的大背景,也有天士力对酱香型白酒发展看好的市场眼光。

      客观而言,20年前,酱香白酒远没有现在这么火爆,甚至第一轮风口还没有丝毫迹象,茅台镇各方面环境也尚不成熟、完善。但闫希军信心满满地在茅台镇用制药的理念、技术和标准做起了酒。

      作为一个怀揣报国之志的企业家,闫希军以独有的商业眼光看准了茅台镇酱酒是稀缺长线财富资源,也带着提升行业的雄心壮志,以及造福一方百姓的善意,下定决心打磨一瓶茅台镇正宗酱酒,以此“打造现代健康白酒,创新现代饮酒文化”。

    1.png

      如今,随着酱香白酒从小众品类走向大众热爱,国台也一路披荆斩棘,向全国知名白酒企业进军。

      业内人士分析,顺势而为司空见惯,逆势而上才是考验。国台扎根茅台、立足仁怀,二十年如一日认认真真酿酒、踏踏实实做品牌的态度,正是国台强势增长的动力源。

      具体来说,国台20年的发展动力,可以总结为四个字:品质取胜。

      国台人一直认为:“以品质引领消费,以品质抢占先机和未来。无论未来行业如何变化,都不是以数量取胜,要老老实实把品质做好。”

      “相信质量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质量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这是国台人视质量为生命的全员信仰。秉承传统不泥古,系统创新不离宗,这是现代化白酒企业的自我修养,也是国台酒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所在。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背后却是国台酒复杂的酿造过程,也是茅台镇长达千年的经验传承,更是国台酒师上千个日夜的虔诚侍奉。从一粒高粱到蒸馏接酒器中汩汩馏出的酒液,国台酒需要经历30道工序,165个环节的反复打磨。

    1.png

      下沙润粮、配料、蒸粮、泼量水、撒尾酒、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管窖到糙沙润粮、开窖、配料、蒸粮、下甑泼量水、撒尾酒、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再到七个轮次的开窖取醅、上甑摘酒、摊凉、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直至最后丢糟。

      每一道工序就是一次品质的门槛,每一个工艺环节都是对粮食的去粗取精。国台酒坚持原料正宗,每一粒高粱都来自贵州省内国台自有的红粮基地,都是百分之百的红缨子糯高粮,敬畏质量是国台的企业基本法。

      同时,国台秉承正宗工艺,严格按照一年1个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基酒窖藏等繁杂工艺,再经酱香名师盘勾、调勾、品勾,360天酿造一池酒,1800天窖藏一坛酒,每一瓶国台酒,从投粮酿造到出厂,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这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背后,是粮食的一场修炼,也是国台“四好一通”酿造国台美酒的真正实践。所谓“四好”,即:精酿一瓶国台好酒、陶藏一瓶国台好酒、勾调一瓶国台好酒、品饮一瓶国台好酒。“一通”,就是把“通”作为现代白酒的文化内涵,挖掘现代白酒的文化价值。

      传承与创新 国台发展观

      “天士力刚进军白酒行业的时候,身边做酒的朋友都表示贵州白酒的酿造只能传统,不能创新。就连在国台生产车间工作的工人也持同样态度。”闫希军说,“将传统酿造工艺和现代科技结合,实现技术创新和标准创新减少人为误差,这不是很好吗?”

      为了解决这些迷茫与困惑,寻求突破与发展,闫希军提出“寻源立本”。

      “寻源”,便是立足于茅台镇独特的地理、气候和人文环境的道地性,追寻历史之源、酱香之源、工艺之源和文化之源,继承和发扬其精髓。

      “立本”,则要探寻现代白酒的物质属性之本,按照制药的理念、技术和标准,学习白酒酿制,努力把质量做得更稳定、更安全、更健康。

    1.png

      这简单的四个字,国台用了20年时间,奋斗的足迹至今仍清晰可见:

      1999年至2007年,专注酿酒、存酒,但不卖酒,潜心学习茅台;2008年到2012年,国台进入茁壮成长期,确立“贵州国台酒·酱香新领袖”的品牌定位,销售、品牌第一波爆发式增长,2011年利税3个亿,2012年利税6个亿。初步奠定产区、品类、行业地位及高端消费者认知,以“国台现象”引发行业关注;

      2013年至2015年,随着外部行业深度调整期、内部扩投转型期到来,天士力以二次创业精神,建设国台酒庄,进行产业升级、营销创新;2016年起,提质量、扩产能、拓市场、细网络、强品牌、夯基础——推进主板上市。2019年3月,国台完成股改,6月,进入上市辅导,稳步推进主板上市进程。

      总的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国台的20年可以说是天士力资本坚持的20年。正如业内认为,做酱酒没有实力不行,但实力通过耐力体现,酱酒考量的是资本的耐力和企业家的情怀。

      20年来,天士力对国台的资本投入从未停止,目前已累计投资40多亿元。目前,国台拥有3个生产基地,据透露,2021年至2025年期间,国台将把产能提高到2.2万吨,专家预计整体投资额将达到百亿元。

      闫希军认为,酱香型白酒的核心工艺必须要继承,因为这是骨架、是灵魂,但传统的人工“经验”必须总结上升到“科学”,把模糊的清晰化、清晰的数字化、数字的标准化、标准的体系化、体系的法规化,这样才利于产业的精准系统传承。

      为此,国台首创白酒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开发智能品酒系统、应用现代生物发酵技术、独创中国首个数字化智能藏储中心、研发机械化制曲系统等,为国台酒质量安全和品质稳定提供了现代化保障。

      不仅如此,国台酿酒用水采用了双循环系统以实现大幅度节水;开发了双层立体式自动化酒库以化节约土地;创新自动化润粮系统提高操作效率等,多种创新将国台打造成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的循环型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企业。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