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最后一块流量洼地,CMO们会如何划拨预算?

日期:2021-06-01 浏览:31726 来源:企业供稿

  入夜时分,外滩灯火通明、人流如织,不远处陆家嘴三大高楼林立,江边震旦大厦的LED超大屏正播放着巨大的品牌LOGO广告。与此同时,LED屏幕的江对面,一场关于大屏的讨论正在外滩夜色中展开……

1.png

  随着OTT流量规模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CMO将目光投向大屏营销。有的品牌CMO已经尝到了大屏的“甜头”,有的CMO还在观望。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影响CMO们对大屏的态度和投入?5月27日,涵盖汽车、服奢、美妆等领域的企业CMO、代理以及第三方广告监测机构,在金投赏X小米营销炉边会上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1.png

  金句时刻

  1、OTT现在还处于一个价值和流量的洼地。

  2、OTT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适用“品效合一”的说法。

  3、预算划分不应该只根据媒体渠道单一划分,也可以通过曝光、教育或转化等功能去划分。

  4、以OTT目前在客户预算当中的份额来说,它已经不是一个小媒体了。

  5、小米OTT兼具硬件和互联网的双重身份,可以精确了解用户需求,精准定向触达。

  6、有流量的地方就有灰产,厂商和第三方通过双向加密避免中间商“刷量”。

  01 OTT,最后一块价值洼地?

  当流量越来越贵,很多品牌已经到了从追求短期效果向投资长期品牌价值转变的阶段,而OTT所带来的长期品牌价值行业有目共睹,这也让很多广告主在不断加大OTT投放力度。那么,当品牌CMO们对“是否需要OTT”回答“YES”的时候,又是如何看待OTT价值的?

  底飞:我个人不是“品效合一”这四个字的拥趸,但如果它存在,我认为OTT是具备这种潜力的媒体形式之一。在2021年广告行业恢复和增长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OTT反弹非常显著,在群邑所服务的客户当中,今年至今OTT上实际投放成长大概有59%,如果把一些单一客户拿开,这个数字在200%以上。

  谭刚:对于OTT的价值,第一,OTT解决了传统电视内容偏少、没有互动性、不能点播等问题;第二,OTT有很多定向的条件优势并且画面具有冲击力;第三,传统电视流量和PC端流量下降,移动端的流量也已经见底,而OTT提供了一个流量的聚集地,价格也卖得比较低,还处于一个价值和流量的洼地。

  李俊:目前OTT容量越来越大,几乎每个家里面都有一到两台甚至三台智能电视,同时它能承载很多细节,又是可追踪、可监测、可优化、可互动的,基于这样一些特点,OTT赛道的外部条件已经成熟。

  刘明:品牌广告是我们坚持品牌建设要持续投入的,所以我非常关注OTT这一广告形式。就媒体的整体趋势而言,我也已经看到很多用户的行为在往OTT这个触点上转移。

  02 CMO如何划拨大屏预算?

  2020年受疫情影响,各大品牌都在加速线上化转型,线上流量水涨船高,抓住连接家庭场景的OTT营销红利已经成为品牌企业们的共识。增投大屏的整体趋势下,CMO们的大屏预算是如何划拨的?OTT预算如今能“自立门户”了吗?

  徐茜:表面看起来,OTT广告只是做了一个品牌广告,但实际上OTT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适用“品效合一”的说法。因为是品效合一,所以我们“打”在小米OTT上的预算不是单一的效果或品牌的预算,而是一个品效合一(品牌50%、效果50%)的预算。

  顾嘉颖:从OTT预算划归来讲,汽车行业确实起初是从电视预算开始划分出来的,但走到今天,我们看预算类型已经有了不一样角度,预算划分不应该只根据媒体渠道单一划分,也要通过曝光、教育或转化等功能去划分。

  马岚:OTT市场的预算,我认为一部分是从传统电视市场平移过来的,但另外一部分预算是一个绝对的增量。OTT的客群投放方式、规模以及展现形式与其他媒体相比都有优势,所以OTT市场的预算绝对有增量。

  张岸青:我对OTT这种形式也非常有兴趣,不管是品牌触达还是效果转化都是我们所追求的,所以我接下来会重点关注OTT投放这个领域。

  底飞:以OTT目前在客户预算当中的份额来说,已经很难做它预算的归因,它已经不是一个小媒体了。我们看到,OTT今年在很多客户的预算当中会绝对地超过传统电视的比例,大概占整个视频OTV、OTT投放的四分之一,OTT已经是一种成熟的载体。

  03 广告主该如何用好OTT预算?

  当广告主们越来越认可大屏,如何最大化的用好OTT预算是广告主最为关心的问题,对于广告主提出的个性化精准投放、创意投放的需求,OTT准备好了吗?

  马岚:在OTT开机这个高频场景下,到底投放哪些品牌、什么时间投放是我要考虑的问题。对我们来讲,性价比最高的东西肯定是最好的,如果想把钱花的聪明一些,目标用户活跃的时间段是我们想要的。

  顾嘉颖:传统来讲OTT会在曝光中承担比较大的角色,但我从目前OTT的创新发展中看到,OTT已经形成了反复触达和深度教育的功能,甚至开始对一些链路比较短的产品有转化的功能,这将是我们下一步关注和探索的。

  陈高铭:基于小米硬件生态,小米OTT兼具硬件和互联网的双重身份,可以精确了解用户需求,精准定向目标用户进行触达,提高营销效率。不过,虽然精准定向非常有效,但不是所有的品牌都需要做精准定向,是否定向取决于产品的特性。而对于广告主们普遍关注的OTT广告创新,进一步实现品效合一,我认为与众不同的创意开机是一种有效让用户记住的方式,其次是设立品牌专区,尤其是适合汽车、奢侈品这类广告主。根据产品不同,我们能提供不同的OTT营销方式。

  04 如何避开OTT流量陷阱?

  OTT营销经过不断创新与发展,已经在逐渐走向投放的标准化、规模化。OTT流量是如何追踪的?CMO和第三方广告监测机构又有什么经验可以一起分享?

  徐茜:2019年我们有一段时间是停止投放OTT的,当时的问题就是不可追踪,甚至还有作弊现象。去年夏天,我们又回到了OTT,因为我们研究下来发现,小米OTT不一样,它可以和手机等打通,实现大面积追踪。当时我们带着一种尝试的心态做了一次珠宝广告的合作,效果的确不错,所以我们加强了信心,又回到了OTT上。

  赵洁:大屏基于自身生态的复杂性有一些特殊的环节,比如中间商。为了避免中间商鱼龙混杂的情况,第三方监测方和硬件厂商通过流量签名的方式进行双向加密,避免中间商“刷量”。随着双向加密的推动以及硬件厂商的配合,这件事已经变得越来越好。但是我觉得作弊这件事,只要有流量的地方就有灰产,所以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挑战,需要不停得去做对抗。

  陈高铭:作为硬件厂商,我们一直在与第三方广告监测机构合作,比如说利用双向加密的方式规避中间商刷量,和行业一起创造更好、更透明的OTT投放环境。

1.png

  “大屏之大,何其大?”OTT发展至今,品效合一的可能性不断被挖掘,预算划拨持续增长,流量监测也在逐渐走向标准化。未来,随着万物互联的5G时代来临,相信OTT将成为当仁不让的营销新增量。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